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
发布时间:2014-10-21
浏览次数:143
无论是产业界还是理论界,一直都在努力探求:作为这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龙头,信息技术引发产业变革的本质原理到底在哪里;作为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大成的互联网,给我国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带来的最深刻的影响究竟是什么。就此,人民邮电报《信息化》周刊专访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、我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著名专家杨海成。
作为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著名专家,杨海成认为,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,网络空间还在迅速演进,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趋势,就是网络空间本身不再完全虚拟化,而是日益融合现实物理空间的“虚实结合、虚实相生”的新空间。而我国学术界、工业界对此的认识和洞察远远没有到位。
在制造业生产中,产品本身通过传感器以及嵌入电子芯片进行信息的感知处理。而新的趋势是,越来越多的产品、设备开始进入网络空间,“万物联网”不再只是镜花水月。
杨海成认为,将互联网看做是一种颠覆式创新的新载体,这是互联网思维最本质的要义。当前社会热议的互联网思维,还主要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,针对消费者一侧的服务。而在生产者一侧,尤其是工业领域,互联网思维用武之地越来越大了。
杨海成举例说,工业化思维下的冰箱,是一件孤立的产品,除了售后服务的环节,在卖给用户后与制造企业的关系基本中止。互联网思维下的冰箱,却是包括制造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开始。研究表明,现在的冰箱使用过程中有三分之一的存储食品是因为变质被浪费。未来的冰箱将通过互联网、物联网和CPS等,与制造企业、服务企业、食品企业甚至物流企业实现多维连接,以获得自动化、智能化的控制,防止变质并获取及时的供应。
来源:中国信息产业网